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部分(第1页)

“散布”一词源于古人的食药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因盲目追求延年益寿,服食五石散成为风气。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这五种矿物质,再搭配栝蒌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之类的药材。五石散中的某些成分有较大的毒性,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服食后,必须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才能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当时人们称药性的显现为“散发”,药性若不显,便有生命危险。为了使药性能顺利的散发,食药后,人们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的发作。这种行走叫“行散”。

到唐代,人们服用五石散的风气见衰,而行散这种漫步的爱好未减,行散于是演变为散步。韦应物有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可见,“散步”与服药行散已脱离了关系。

现在,“散步”又成为一种为了锻炼身体而到处走走的运动方式。

■ 沙龙

“沙龙”源于意大利语,原意为大客厅。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她从1610年起,在家中举办聚会,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

17世纪“沙龙”传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在17、18世纪初时的法国,作为社交场所的沙龙,具有很大的影响。进入18世纪以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在沙龙里所谈论的,主要的不是文学艺术而是政治科学,有时也出现过激的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一是,定期举行;二是,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三是,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四是,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女建筑学家林徽因也曾办过一个沙龙,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

“沙龙”现在也指文人雅士或者某一领域的人们在一起谈天论地的场所。

■ 商人

“商人”一词原指一个民族的人,它的来源与我国商朝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这便是古代的商族,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商”这个地方(今陕西商县),而后逐渐扩大形成部落。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一天,王亥去贩运货物,在途中被狄族易氏袭击了。易氏抢走了货物和随行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的儿子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兴兵讨伐易氏,最后终于灭掉了易氏。之后,商的势力扩展到了易水流域。

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于是,商族人又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觉得,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

现在,人们称作买卖的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两字篇 第六章(1)

■ 上当

“上当”一词语出清朝末年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清河王,自上当,当得当铺空了档。

清朝末年,在清河有一家姓王的大户人家,世代经营当铺,生意越来越兴隆,家业也越来越大,生活也富裕了。于是族人们也就懒得自己再经营生意了,纷纷都把资金存入当铺做起了股东。他们选了一个名叫寿苎的人来帮他们打理当铺,可是寿苎是一个读书人,寿苎喜爱读书,校刻书籍,无心经营生意。此时王姓的族人见有机可乘,就纷纷把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拿来典当,并将物价高估,让伙计如数付钱,伙计不敢得罪股东。只能听任股东的摆布,而寿苎又心不在焉,不加以阻拦,不久后当铺的资本就被诈骗得差不多了,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破产了。“清河王,自上当,当得当铺空了档。”的民谣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上当”原意是指去当铺典当东西,现在我们把吃亏、受骗称为“上当”。

■ 舌耕

典出《拾遗记》卷六《后汉》:(贾逢)经史遍通,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合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逢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贾逢是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才智过人,长到十岁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贾逢就已经能背诵了。贾逢的姐姐对此很惊讶,因为就是读书多年的成年人,也很难将这些著作全部背下来,于是他的姐姐就问他:“咱们家很穷,从来没有请老师来教你,你是怎么背过的呢?”贾逢说:“我五岁时,姐姐就抱着我在篱笆旁听邻居家读书,几年下来,我自然就会背诵了。”

贾逢的姐姐听了很高兴,于是决定教贾逢写字。没有写字用的帛,姐弟俩就用院子里的桑树皮来代替。有时候,贾逢还把字写在门扇上或屏风上,一边念一边记。过了一年,他已经把经文全弄通了。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不远万里,或带着孩子,到贾逢家拜师求学。贾逢教学,不拘泥于前人,有不少创见,很受欢迎。他的学生用粮食作学费,装满了他家的粮仓。有人说:“贾逢家的粮食不是他亲身耕种的,而是靠讲经,也就是靠舌头耕种出来的。”

“舌耕”,指读书人教学生念书,旧时茶肆酒楼中说书人所操之业也叫“舌耕”。后来多作为教师职业的代称。

■ 社稷

“社稷”一词始于西周。

“社稷”在现在是一个词,而最初,“社”和“ 稷”为两个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衤”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现在,“社稷”即为国家的意思。

两字篇 第六章(2)

■ 使节

“使节”一词源于古代的一种官职凭证。

“使”字,有派遣、奉命的意思。我国古时的使臣办涉外事务,要持以“符节”作为国君代表的信物。据《周礼?地宫?掌节》载:“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节”,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节上缀牦牛尾饰物,亦称“旌节”。如苏武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节”。“节”,是皇帝亲授,表示持有者是皇帝的正宗代表,对使臣来说,他所持的节又是皇帝和国家的象征,人在节在。正因为古时的使臣持节作为国家代表的信物,因此历代都把“使”与“节”联称,就是近代持“国书”赴任的全权大使、特使,也被世人称为外交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 市场

异世农家  观音菩萨传奇  重生影帝之近身保镖  这种事,不必老板交待  学而优则商  人鬼绝恋-我的法兰西2003!  周书  末世星时代  震惊!开局校花给我生了三胞胎  做最"傻"的员工  全能传奇人生  中华上下五千年  种点玉米,我想不出有什么比土地更慷慨的  白领突击  2008去北京  春天的抵抗  中国空军传奇  出轨论  残暴守护者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热门小说推荐
体坛之篮球教父

体坛之篮球教父

穿越2oo6,喜获神级教练系统。帮助姚麦夺冠,圆无数中国球迷的心中的冠军梦。当雷霆四少留守俄城,一个崭新的nBa王朝就此缔造。一支平民球队,又如何把不可一世的勇士王朝掀翻下马。一次穿越,一段关于nBa王朝教父的传说。ps已有完本作品重生之安东尼篮神体坛之召唤猛将,人品有保证,放心收藏阅读。...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风流少爷(流氓少爷尘世游)

流氓少爷实际上就是流氓少爷尘世游只不过作者名字不同,但至尊包不同和至尊风流就是同一个人,流氓少爷已经完本了,但两本书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章节数字不同而以。所以就同时把两书的章节数字标出此书记录S省富家少爷夏丰银玩转都市,风流逍遥的过程,全书以YY为主,以使读者浴血沸腾为目标,那些自命清高者可以不看!没有最淫荡,只有更淫荡!要想成淫才,快到此处来...

特种高手

特种高手

(都市热血小说)叶龙曾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武奇才,所到之处,再强大的敌人也得望风而逃。然而,就是这样的叱咤风云人物却突然放弃耀眼光环,回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保护大小姐!他性格冷酷张狂,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凭借惊人的本能和超人的智力,在繁华的天骄市上演一场激情四射的热血人生!PS本书读者群128492045(豆丹家族)...

六零俏佳人

六零俏佳人

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军官,共创幸福人生!...

超神妖孽

超神妖孽

这是一个被镇压万载的战神。这是谁惹谁倒霉,瞪谁谁怀孕的妖孽。这是一个卷入世俗纷争,又担负起重塑神界使命的救世主。他叫云飞扬,一个无耻之徒,一个超神妖孽!拜托,我只想和妹纸谈谈人生,能不能把拯救世界的重任交给别人啊...

成神从原始部落开始

成神从原始部落开始

如果我是图腾你会爱我吗,你会爱我吗,你会爱我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