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部分(第1页)

。据老人们讲,自八百年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来,还没有过这么大的毁灭和灾难。在长安众多的寺庙里,前来祈祷的人们不断问玄奘: 菩萨和佛陀本来是保护众生免遭苦难的,可苦难为什么这么深重?或许玄奘也在问自己: 莫非是佛教传到中国之后走了样?毕竟很多佛经是不懂汉语的外国僧人翻译的。佛教在佛国圣地是什么样?在长安,他带着这样的疑惑遍访高僧,期求指点。  长安南郊的大慈恩寺是玄奘当年住持的寺庙,这里与曲江风景园相邻,曾是长安城里一大景观,花卉周环,烟水明媚,亭榭竟巧,楼阁争辉。每逢节令,皇亲国戚,士庶百官,到此游玩。皇帝赐宴群臣,文人饮酒作诗,百姓泛舟赏菊,之后寺庙一拜,祈福消灾。唐朝诗人许棠这样形容朝野共庆的欢乐景象: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时过境迁,今天的大慈恩寺几乎出了西安市,三面被农田和村舍包围着。大慈恩寺也比我想象的小得多,似乎和一般的寺庙没有太多的区别。并不高大的大雄宝殿前面,人们排着长队点蜡上香,袅袅青烟从香炉上升起。僧人们舒缓的颂经声从法物流通处的喇叭里传到我的耳中。我很难想象这曾经是长安第一寺, 壮观无比,上千间的殿阁鳞次栉比, 其间小桥流水,亭廊相接, 花草争艳。从天子公卿到平民百姓, 进香者的烟雾缭绕在富丽堂皇的大慈恩寺的上空, 晨钟暮鼓和那朗朗的诵经声在长安城中回荡。今天, 惟有从那雄居中央的大雁塔上才能联想到大慈恩寺昔日的辉煌。  这座七层的砖塔有64米高,线条简单,古朴凝重,看上去略有印度塔的特征,是玄奘亲自设计的,旨在提醒人们记住佛教的渊源。塔内不是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和他翻译的经卷, 而是摆满了任何一个景点都有的廉价的旅游商品。顺着木梯而上, 到塔顶俯瞰整个西安城,现代的高楼大厦和浑厚的古城墙遥相呼应;远眺是养育了这座两千多年古都的辽阔沃土。怪不得大雁塔在建成之后,人们就喜欢到此登高致远。尤其是那些学子们,一旦金榜提名,都要爬上塔顶庆祝一番。他们当时壮志豪情,心比天高,一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脚下。即使在今天,大雁塔也是西安最高的建筑之一。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它依然矗立在秦川大地,成为西安的象征。  我以前就爱去寺庙,我喜欢古刹中郁郁葱葱的老树,笼罩一切的宁静,唱诗般的念经声。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佛菩萨的雕塑,常常使我产生神奇的联想: 他们好像真的在倾听虔诚信徒们的祈祷,随时都会从神坛上走下来,给我们以爱抚。每每离开时,心里多少静了一些。姥姥总是说,寺庙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我并不明白她指的是什么。在我对佛教感兴趣之后,才了解到寺庙在佛教中的位置。佛教有三宝:佛、法、僧。佛指的是佛陀;法是指佛陀教人追求幸福的方法,也就是佛陀讲的经;僧是寺庙里的出家人。寺庙是佛教的重要标志,它告诉世人在这里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追名逐利,渴求情爱,认为这些能够使我们幸福;而僧人们恬淡清静的生活,禁欲苦修,以求从世俗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获得最终的自由。我这次来大慈恩寺,不光是为了了解玄奘,还想了解佛教和现代僧人。  寺院的左边是一排传统风格的庭院,不时有一两个僧人进进出出。那里是他们起居、祈祷和静思内省的地方,游客不得入内。看到一个年轻的僧人出来时,我双手合十,问他方丈在哪儿,他向我指了指前边的庭院。不过方丈不在,他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找一个了解大雁塔历史的僧人聊聊。  “你可以找段先生,他知道得很多。他就住在寺庙外的村子里,到那儿一打听,谁都知道以前当过和尚的那个老人。”  '返回目录'   。 想看书来

大雁塔之迷(3)

段先生住的村子和寺庙只有一街之隔,这时正是中午时分,村里的人都端着饭碗蹲在路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边吃边聊。鸡和狗在他们身边转着,偶尔有饭菜掉在地上,便蜂拥而来。做好饭的女人尖声地呵斥着那些只顾玩的孩子们。看着这种闹哄哄的世俗生活的场面,我在想是否找错了地方。我向一个正和邻居聊得火热的老太太打听,她说段先生正在打坐。我愣了。  “我就是他的老伴。 他正在打坐呢,谁也不能打搅。 你过会儿再来吧。”  当我转身刚要走时,她又说: “你找他干嘛?”  “我想向段先生了解一下大雁塔的情况。”  〃噢,那座寺庙啊。〃  听她的口气,我觉得她对大雁塔也非常熟悉。 还没有等我问,她就说:“我们家在这儿生活了好几辈人了。我不是也嫁给了庙里的和尚了吗? 你说,能不熟悉?”  段大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领着我来到寺庙前,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聊了起来。她指着面前那个尘土飞扬的空场和远处的田野说:“这一大片地过去都是寺庙的地,租赁给我们,收成后我们把一部分粮食交给他们当租金。这些和尚们心眼儿挺好的,他们还把庙里的磨房让我们白用。我们还能去他们的井里打水。那时庙里的人不太多,只有六七个和尚。”  解放后土改时,这片地划归村里,僧人也得像村里人一样参加劳动,自给自足。段大妈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和尚自小出家,他们只会念经打坐,怎么会种地呢?”她摇摇头。“我们想帮他们干活儿,可村支书说我们是新中国的主人,不该再受他们的剥削了。”  我问段大妈僧人们后来是怎么生活的。她说还是她老伴知道得更多,他这会儿该打坐完了。“他一天坐8小时,上午3小时,这会儿两小时,晚上3小时,整天啥也不干了, 可只有这样他才能活下去呀。”她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我看见人群中一个老汉从马路对面慢慢朝我们走过来。我告诉段大妈她老伴来啦, 她扭头瞅了一眼,〃对,那就是我老伴儿。”她转过头来,“你咋知道是他?你以前见过他? 还是见过他的照片?”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就是他。他瘦瘦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厚厚的镜片下是一双和善的眼睛。他头发蓬乱,身上蓝色中山装已经洗得发白了,脚上蹬着一双老式的解放胶鞋,没穿袜子。他看上去有点恍惚,好像还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来!”段大妈冲他叫着,“这位姑娘想跟你聊聊庙里的事儿。”  老段一边嗫嚅着一边慢慢地朝我们走来:“哎,我是个有罪的人。还有什么脸好说呀?”段大妈看着他那难受的样子连忙说, 〃这里乱糟糟的,回家去说吧。〃  他们的家就是两间破房子,看得出好多年没修整过了。屋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 一个凹陷的沙发,墙角有一台冰箱,旁边是一个小神龛,里面摆着一尊小观音像。正面墙上挂着一张大幅毛主席像,俯视着整个房间。  老俩口给我端来一杯热水,里头放了一勺白糖。“没什么招待你的,让你笑话了,〃老段抱歉地说。我们就从打坐的事开始谈起来了。  “他打坐打了三十年,”段大妈气哼哼地说。“即使雷劈到他头上,也一动不动。”  “别听她瞎说,太夸张了。”老段边说边瞅着段大妈。“我不过是个让俗念分心的俗人罢了。哎,别说我了,你想了解什么呀?”  我告诉他我来西安的目的。当我提到玄奘时,我发现他的眼睛一亮。  “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舍生忘死去印度取经,我们现在读的很多经还是他译的呢!当年我在寺庙里时,一碰到难题就绕着大雁塔转,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也不过是坐在屋子里打打坐,这算什么呀。”  老段这么虔诚,他为什么还俗了呢? 我怕这个话题会勾起他的伤心事,但还是提了出来。  “说来话长,”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沉重,“你还年轻,可能不会明白的。”  过去在中国,寺庙拥有很多土地,所以土改时就成了斗争的对象。寺庙的土地被剥夺了,剩下很少,几乎不够僧人们维持生存。香火钱原来是寺庙很重要的生活来源,也几乎断绝了。僧人们不断受到警告,禁止“利用迷信赚钱”。在中国西北的一座寺庙,僧人们被迫在庙门口贴出这样一张告示:  “别觉得佛和菩萨能保佑你们好运常来,无病无灾。无论你们捐献多少钱,他们都实现不了你们的愿望。用你们的钱买国债吧,这样你们能为社会创造无限的幸福。”  饥饿迫使许多僧人还俗。到了1958年,绝大多数的僧人都离开寺庙了,有些饿死了,就连大雁塔的方丈也被赶回家去,只能靠推着小车沿街卖煤为生。老段是个孤儿,无依无靠。1960年,宗教局合并寺庙时,把他分配到大雁塔。因为大雁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文化局的四名干部常驻这里,除了保护大雁塔,他们也兼管老段和其他三名僧人。他们禁止僧人剃头,穿袈裟,拜佛,以及在大殿里做早晚课,大殿只能用来搞政治学习和开批斗会。僧人们只有在自己屋里念经,但也只能小声念,不能让干部们听见,否则他们说僧人们故意影响他们的工作。  '返回目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雁塔之迷(4)

不过,一年当中,老段他们也能享受几天正常的寺庙生活: 剃头,吃斋,念佛,做法事。佛教有助于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同日本、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越南和老挝。每当有外国佛教代表团来参观,干部们就把西安市里其它寺庙的僧人们调到大雁塔来,使寺庙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对可能问到的问题,老段他们都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按统一口径回答。  老段甚至被派到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以便提高政治觉悟。“外国代表团说,玄奘大师是我们手中的王牌,” 老段回忆道。“事实上,他是我们惟一能谈的。我们给代表团成员看玄奘大师翻译的佛经,带他们参观大雁塔,向他们介绍我们纪念玄奘大师的特别仪式——这当然是假话。他们走之前,我们送给他们每人一张拓印的玄奘像。在这整个过程中,干部们一直紧张地盯着我们,恐怕出一点差错。最后代表团走了,相信我们享受充分的宗教自由,甚至还很羡慕我们。”  老段的日常生活基本上被紧张的政治学习占据了。他回忆说:“你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我们一天到晚就是政治学习,开批判会,唱革命歌曲,你没有一点时间考虑别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脱胎换骨,用黑心换忠于党的红心,做一个对新社会有用的人。”  我问他学习的内容。  “很多和我们根本不沾边。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花好几个星期学习新的婚姻法。它和我们和尚有什么关系呢?也许他们心里清楚我们要被遣送回家,还会结婚,了解一点当丈夫的权利和义务对我们没坏处。”说到此,他尴尬地笑了一声。  有些干部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让他们结婚。有时候僧人和尼姑被关在一个屋子里,直到他们同意结婚才能离开。那时西安郊外有个尼姑庵。有一天庵里的女住持来找老段,问他愿不愿意照顾一个小尼姑。人们造尼姑的谣,说尼姑庵是窑子铺,尼姑是妓女,许多尼姑受不了走了,只剩下四个尼姑,其中有两个年轻的,还有一个上岁数的和一个有病的。老段说这是件大事, 他得考虑考虑。最后他同意了,可那尼姑却突然死了。老段觉得她可能是自杀了。“我觉得很内疚,我要是早点同意的话,说不定还能救人一命呢!”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  终于, 寺里的两个僧人屈服了, 开始谈对象了。接着干部们每天又做老段的工作,问他什么时候结婚,还说结婚并不影响他信佛。大雁塔外面有一个女人,老段每天都见到她在那儿卖水。她是村里的一名寡妇,一人养活四个孩子。老段想,没办法,就她算了。  他出家已经快三十年了。他过去只熟悉庙里的生活:粗茶淡饭,一身僧服;在寺院里,他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而现在,这一套整个都没了——早上不再有人敲梆子叫他上早课,一天里不再有仪式和打坐来规范他的活动,也不再有优美的诵经和高僧的指点来增强他的信念。这个决定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  老段沉思了很久,终于回答了我的问题。  “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按他们说的做了,他们就完成了对我的改造,可能就不会再来管我,说不定我倒有机会打坐念经呢。〃 说到这,他停了片刻,然后又补充道: 〃说这些好像是为我自己辩护。真的,怎么说都开脱不了,有些人不就坚持下来没有还俗吗?〃  作为佛教徒,老段把他的还俗归咎于自己的前世。“我肯定上辈子留下了什么重要任务没有完成,或是无意间妨碍了什么人,所以只能当半辈子的和尚。谁都没法摆脱因果报应。”  我很难接受老段的说法,就像我不相信文革中所有受迫害的人,还有我姥姥的不幸,都是因为前世做孽而罪有应得。但我试图去理解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佛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佛教看来,世上的差别和不平等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百万富翁,有人却生来一贫如洗?为什么莫扎特十几岁就能写出天籁般的旋律,而许多人却五音不全呢?这都是因果报应的表现。对老段来说, 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使他在面对自己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时,不怨天尤人,而是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我问老段他是否觉得世俗的生活对他来说很困难?  “他天生就是当和尚的,”不等丈夫说话,段大妈就插嘴说。“我们一订婚,村里的一个饶舌妇就开始说我们的坏话,说他像太监。加上我们俩个不住在一起,他住在庙里,我住在家。我求他拿出个当男人的样来,跟她们去解释一下。”  “只要把心静下来,按佛说的去做,就行了。”老段自言自语说。  他们婚后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老段仍然记得红卫兵冲击大雁塔的那一天。那是196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正要吃晚饭。突然外边传来一阵喧闹声。他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一帮红卫兵就闯了进来,高喊着:“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其中两个冲进他的小屋,从桌子上抓起佛经就扔到地上,还命令老段用脚踩,以示对“革命行动”的支持。“这怎么能踩呢?这是佛陀的话。我若是踩了,就是造孽,会进地狱的。”他拒绝了。红卫兵恼羞成怒,使劲跺着脚,并警告他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好好想想吧。明天我们再来找你算账!”说完之后扬长而去。  '返回目录'   。。

大雁塔之迷(5)

屋外,红卫兵们正在张贴毛主席像和大字报,还有人一些在大殿里往佛和菩萨像上套绳索,准备拉倒它们。那几个文化局的干部赶来制止,说这些东西是国宝,不是封建残余,他们有国务院的文件。这番话真把红卫兵唬住了,他们站在那儿不知干什么好。突然一个红卫兵开始扯屋顶上挂着的经幡。“这些总该不是国宝了吧?”她厉声说道。不一会儿,所有的经幡,连同庙里收藏的珍贵的佛经以及古书,都被扔到外面,堆成一大堆。红卫兵命令僧人和干部出来,围成一圈站着,作为他们革命行动的见证人。然后,在疯狂的喊叫和鼓掌声中,他们放火点燃了这堆宝物。火烧了一夜。  大雁塔保存下来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寺庙?

青衫落拓-灯火阑珊处  孽障  郡主快回家,战神王爷要醋死啦!  职场大长今  桂系演义  乱弹水浒  锦绣农门小福女  十爱  灭魂师之记忆碎片  野人考察纪事  埋葬的利剑  抗战:中医特工  寒门帝婿  道劫  万古第一邪神  超级军功系统  斗徒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学生新娘  港股全攻略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校花未婚妻

我的校花未婚妻

当被清纯校花火辣女杀手御姐总裁绝美女老师争相纠缠!贺轩很烦恼帅,是一种病!我是校花的未婚夫,天下美女的未婚夫!传奇杀手龙潜花都,却不想惹上一身风流情债!...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倚天神雕(销魂倚天神雕)

倚天神雕(销魂倚天神雕)

现代第一特工穿越倚天神雕天龙,坐拥花丛的传奇故事!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穿越’,你绝对没听错。倚天神雕,美女无数,一个个冰清玉洁的清纯玉女,如何‘穿越’,还等什么?赶快点击吧!...

都市超级医仙

都市超级医仙

左手惊天医术右手至强武功,且,携带百年记忆,重生回归都市,这一世,定要纵横无敌执掌一切,登临苍穹之巅。...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被最有钱的女人领养的孤儿可是自卑彷徨的他却喜欢上了跟自己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可惜他却在跟最有钱的女董事长发生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变了。各色各样的大小美人纷扰而至,围绕在他的身边!成熟美艳,清纯可爱,性感妩媚,柔情万千最后的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那多少美人美妇的陪伴之下,在这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创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居然能心想事成

我居然能心想事成

从小寄人篱下,长大后做了几年的上门女婿,周睿可以说是被人嘲讽的典型代表。岳父岳母看不起他,妻子对他失去了期盼的耐性,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每个月八百块的破书店。这一切,直到某天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丧失了某段记忆,然后获得一本可以心想事成的古书开始,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上架后每两百金钻加更一章!玉佩加更一章!皇冠加更十章!微信公众号TV帝请大家搜索关注一下,感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