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八(第1页)

《周易正义》一书里把今本《周易》内容分为上下,以“经卦”称之,即“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周易正义》(或称《周易注疏》)注疏的所谓上下经内容,就是六十四卦爻辞内容,而且在卦爻辞后面附有《彖》、《象》这些本属《易传》的内容。而属《易传》里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内容则分卷注疏,却以“周易系辞上”、“周易系辞下”、“周易说卦”、“周易序卦”、“周易杂卦”这种称法。总之,把原属《易传》里的内容,都称《周易》里的东西了。这就导致后来出现的一种新称法,即“周易经传”这种不伦不类称法的出现。

到了宋代,南宋的朱熹也撰了一本名叫《周易本义》的书,实际也是对《易经》(即《周易》加《易传》)进行的注解,可名称却以《周易》称之。不过又给今本《周易》平添出了新的内容,即“卦歌”、“分宫卦象次序”、“上下经卦名序歌”、“图目(即“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方位图”等)。?《周易本义》的注释体例,是把今本《周易》的六十四卦爻辞,按上下经分卷进行注释,不过朱熹并不像前人那样把属《易传》里的《彖》、《象》、《文言》附在所谓的“卦爻辞”后面一并进行阐释,朱熹则是把这些内容单列出来分卷进行阐释。《周易本义》卷一、卷二内容是把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分为上下经进行阐释,称其为“周易上经”与“周易下经”;《周易本义》卷三、卷四是阐释本属《易传》里的《彖》文,而《周易本义》里则称其为“周易彖上传”,“周易彖下传”;《周易本义》卷五、卷六,是阐释所谓的“周易象上传”与“周易象下传”;卷七、卷八是阐释所谓的“周易系辞上传”与“周易系辞下转”;卷十至卷十二是分卷阐释的是“周易文言传”、“周易说卦传”、“周易序卦传”、“周易杂卦传”。《周易本义》最后又分“周易本义卷末上下”,分别论述“卦象”与“筮法”。到朱熹时却把今本《周易》与《易传》称之为“周易经”与“周易传”,即把今本《周易》内容称之为“周易经”,而把《易传》内容称之为“周易传”。这似乎分清了“经是经”,“传是传”,给人看来“经”就是“乾”至“未济”六十四卦了,而“传”就是“彖”、“象”、“文言”、“系辞”、“序卦”、“杂卦”了,这岂不是“经”与“传”分的很清了么?可《周易本义》开卷这样写道“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其辞文王周公所系,故系之“周”,以其简帙重大,故分为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凡十二篇”。

从这段内容来看,伏羲之画是“经”,文王、周公之辞是“经”,孔子作《传》也是“经”,才够“经”凡十二篇的内容。那么,这岂不是与《周易本义》里所称的“周易经”、“周易传”相矛盾吗?同理《周易本义》应称之为《易经本义》,所解释时称《周易》与《易传》,才概念不相混淆。既然朱熹也认为“经”是四圣之为的那些内容,那么,《周易》只是所谓的两圣之为,又焉能冠名《周易本义》呢?有焉能冠名什么“周易经”与“周易传”呢?因《周易本义》一书内容,是分卷注释所谓的“周易经”与“周易传”,无疑认为“经”与“传”的内容都是《周易》的内容了。那么,要问何为《周易》?何为《周易》里的“经”?又如何回答呢?若认为《周易》是“经”,是所谓的文王、周公作的卦爻辞,那么,就不能冠以“周易本义”名称,而分卷去解释所谓的“周易彖上传”、“周易彖下传”;“周易象上传”、“周易象下传”;“周易系辞上传”、“周易系辞下转”;“周易文言传”、“周易说卦传”、“周易序卦传”、“周易杂卦传”这些本不属《周易》一书的东西。何况朱熹又把“筮仪”,“图式”也归到所冠名的《周易本义》一书里,而这些内容本属“易学”上的东西,朱熹却把这些东西,说成是《周易》里的东西。总之,到朱熹时把《周易》说的乱七八糟,《周易》之称法和内容被搅得越来越混淆不清了。

在朱熹之前的北宋时期里,一些学者的书籍里也有引用《周易》与《易传》里的内容,我们来看是如何的称法。邵雍的《皇极经世·观物篇》:“《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

这里的“《易》曰”内容是出自《易传·说卦》。

《皇极经世·观物篇》:“所以圣人有言曰:‘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这里的所谓圣人之言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而不说“《易》曰”,却称“圣人有言曰”。

如:“所以圣人有言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斯之谓欤?”

这是出自《易传·彖》文,不过这里也不称“《易》曰”,而是称“圣人有言曰”。????这是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为,孔子被尊奉为圣人,自然所引用《易传》里的文章,也就称之为“圣人有言曰”。总之,邵雍所引用《易传》内容时,既称“《易》曰”,又称“圣人有言曰”。

又如:“《易》、《诗》、《书》、《春秋》者圣人之经也”。

这里说的《易》为“圣人之经也”,从邵雍所引用《易传》内容为“《易》曰”来看,无疑这《易》“经”内容是《周易》加《易传》。

《周敦颐集》卷二:“《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中华书局》)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也称“《易》曰”。

《张载集》“正蒙”里云:“如《易》所谓‘利用折狱’,‘利用刑人’”。

这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周易》,也称《易》。

又如:“《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其之谓乎”。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彖》文。

通过宋朝人的所引用《周易》或《易传》内容而基本上是保持汉以来的称法,用《易》称,即《易经》的简称。但也有学唐朝的错误称法,即把《易传》内容归到《周易》称谓里,如朱熹就是这种错误的称法者。

历史进入明清时期,又是如何对《周易》的称法呢?

明朝王阳明《传习录》里云:“《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

又云:“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这些是属于论述《易》的,而无法明晰是指《周易》,还是指《易经》。但从这论述的内容来看,似乎是指《周易》,即传世本《周易》(或称卦爻式《周易》)。

这在王阳明眼里《易》是筮术,是占筮之用的东西,无疑王阳明所言的《易》,就是传世本《周易》。可《传习录》里虽无引用《周易》内容,而引用了《易传》内容,同样称《易》。

如:“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前一个《易》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于《易传·文言》,而后一个《易》称内容是出自于《易传·说卦》。通过王阳明引用《易传》内容称《易》,而论述《易》时,把《易》看待成是占筮的东西。难道在王阳明眼里《易传》也是“《易》之占”,也成了“蓍”吗?这正是称谓上的混淆,而必然导致对内容上的理解造成混淆。

明朝袁了凡的《了凡四训》里也有以《易》称,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里的内容。

如:“《易》为君子谋……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易传·文言》里的内容。

明月无尽  总裁谋妻:娇妻深深宠阮白慕少凌  超神之开局混进恶魔一号  精灵之暗影危机  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阮白慕少凌  至尊鸿途  完美世界之无上主宰  魔法世界:我特别会装,但我无敌  末世之灯焚造吉  都市悍贼  漫威:我是变异族首领  小夫小妻小仙人  盛宠从离婚开始林昕湛凌赫  安之若素安之素叶澜成  一不小心出道了怎么办  网游之死神传说  安之若素叶澜成  风三娘  从斗罗开局打卡  黑神话:大唐  

热门小说推荐
大小姐的近身狂医

大小姐的近身狂医

左手生,右手死,他是阎罗在世!美人在怀,佳人在抱,他是情圣重生!一个初入都市的江湖少年,凭借逆天医术,从此纵横都市,逍遥花丛!...

无敌悍民

无敌悍民

万人追更,火爆爽文罪人之子赵小宁偶然获得神农传承,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人中龙。斗恶霸,泡美女,带领大家走上一条致富路。作者自定义标签热血无敌文医生赚钱...

死神之地狱归来

死神之地狱归来

一切从穿越到死神世界开始...

大叔,轻轻吻

大叔,轻轻吻

小可爱,给我生个孩子!深夜,不能人道的富豪老公突然将她搂在怀里。她吓了一跳,你不是不行吗?隔天,她欲哭无泪,是谁说他坏了?父母重男轻女,把唯一上学的机会,给了并不争气的弟弟。为了凑够大学学费,叶繁星把自己嫁给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他叫她小可爱,会教她弹钢琴,送她花,将她宠成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却只有一个条件,不能离开我。同学都说,叶繁星为了钱把自己嫁给了残废,他风度翩翩的出现在同学聚会上,让所有笑话她的同学啪啪打脸...

娱乐帝国行

娱乐帝国行

男人多情而长情女人专情而绝情韩国严正花孙艺珍李孝利蔡妍孙丹菲张允贞文根英金泰熙全智贤河智苑洪秀儿索菲宝儿宥利李贞贤酥申智南相美天上智喜少女时代2NE1...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修行者们,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