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部分(第1页)

1978年的“ 超龄”大学生,在五十年代末,正值含苞欲放的“ 祖国的花朵”,天真烂漫。杨锦麟天资聪颖,这才五岁多一些,家里横竖是关不住了,送进学校无疑是长辈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

小鸟在前面带路,太阳照耀着杨锦麟们,推开波浪的小船,飘荡在水面,一切是那样生机盎然,又如此绚烂多姿。脖子上系着红旗的一角,杨锦麟和少先队的伙伴们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但是,孩子们渐渐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接革命的班,爸爸、妈妈单位里传出的坏消息,很快波及到学校、班级,一切的一切都改变了——迎面吹来的,不再是凉爽的风。

不知从何时起,杨锦麟开始注意到自己越来越少有份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无论学习成绩多么拔尖,无论自己怎样努力表现、争取,也无论先前自己还是其中一分子。总之,许多事情都在刻意地绕开他、远离他,而他却没有答案。

成长的过去(3)

杨锦麟对自己的过去不想提起,宁愿忘却。“ 记忆所及,好像无忧无虑的花季跟自己的少年时代无缘。”即使初中一年级仅有的一次参加合唱团的集体荣誉,杨锦麟拼命表现,“ 也不知道自己尚未发育的尖细嗓子,究竟能否为本校大合唱壮行色、添光彩”,即使是一次难得的歌唱表演,对他亦毫无乐趣可言。

对于过去,他十分决绝地说:“ 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曾经,生活的窘迫是那般沉重。说起来,他的心下定是一片苍凉。

挫折对每个人来讲都只不过是一种阅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已是若干年后,杨锦麟长大成人。

生长,永远是主题。

回想起来,杨锦麟也说不太清楚,年少的自己究竟属于哪类性格,多少有些怕羞、内向,并不擅长和人打交道。“ 一件小事,有趣的事”,恍如隔世,从旁佐证了杨锦麟性格的另一面,这是他童年时代难得欢娱、难得表现的片刻。

2004年岁尾的几天,杨锦麟回乡探望年迈的父母。曾经教过的学生从福州赶到厦门看望老师,聊兴正浓,学生突然问起,杨老师听说你小时候还参加过诗歌朗诵比赛,什么我家住在大海边,蓝蓝的海水,蓝蓝的天……杨锦麟几乎从座位上弹起来,“ 我当时非常惊讶,真有这事,忙问学生。原来这位学生的表哥表嫂是我隔壁班同学,经常和他讲起。四十多年前的事,他们竟然历历在目,真不知道我那时还有什么傻事。”自己已全无丝毫印象的孩提时代的“ 作秀”,被今天的学生不经意地张扬开来,当老师的万分感慨,一时语塞。

鼓浪屿参天古木,红花碧草掩映的亭台、屋檐,几乎每一扇窗户都有叮当的琴声,乐韵飞扬,经年月久,弥散不消,引发多少咏叹。如果说,一场童年的歌唱,一次童年的吟咏,也许是难堪、无趣,也许是得意洋洋等等,孩子毕竟是孩子,忘记总会来的很快,取而代之的是更新鲜的一天,奔跑着追逐明天的太阳,才是常态。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开始让年幼的杨锦麟陷入迷朦、无所适从……

荒诞和离奇接踵而来。

四、是非曲直的转变,竟是在瞬息之间

二十世纪最初那几年,少年林语堂,且行且念,在鼓浪屿的海边,默祷上帝,给他以所求。这个牧师的儿子,自称享乐主义者,吃好味道的东西便能给他无上的快乐,不过他那时所谓的最好味道,最念及的不过是餐馆里卖的一碗素面、一个芝麻饼、几块糖果,如此而已。若干年后,即使置身熙熙攘攘的纽约,也常让他想起渔樵之乐——夜半垂钓,口含烟斗,手持钓竿,看湖光山色,看鱼虾扑跳。

转眼已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依然是鼓浪屿海边,连跑带跳丢着石子过来的是杨锦麟。照理,少年杨锦麟与同时代的玩伴并没有太大差异,多的只是因为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一点优越感。家里墙上那张记录下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父亲的一等功功臣嘉奖令,无疑代表着这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一份巨大荣耀。比起曾祖父和祖父辈仗义疏财的口碑和坊间赞誉,父亲几乎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荣誉,毕竟至高而无上。

当然,少年杨锦麟不可能想象出,当年父亲曾经一个人独自站在江水滔滔的桥墩底下,只身阻挡着刚刚从苏联引进的打桩船对桥墩不断的冲撞,长达二十个小时,几乎冻僵了,几乎因此丧失了性命,因此确保了东山战役惟一的运输管道——漳州江东桥畅通,所建立的功勋与自己生命之间的关系;但若干年后,杨锦麟时常提到,如若父亲在那场战斗中不但成就了英雄业绩,也由此成为了烈士,杨锦麟就成了孤儿,尔后人生故事就要改写。1953年,正是杨锦麟出生那年,儿子几乎是伴着父亲的捷报而来,双喜临门让杨锦麟一家赶上了。

感怀身世,童年时那些快乐和深忧的时光,杨锦麟深深体味了什么叫做造化弄人。显然,这都是后话。

造化,其实一直在捉弄人。

“ 厦门沦陷前,父亲参加了当时抗日救亡儿童剧团,年仅十二三岁的他,以童子军大队长的身份,参与协助运送弹药,抢救伤员,在当时的陆军医院不眠不休数天数夜,坚持到最后一批才撤离到‘万国租借鼓浪屿’。”年幼时,父亲的形象高大,百分百儿子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然而,这一切异常地短暂,不等杨锦麟兄妹们细细品味、陶醉,已被一个个“ 地覆天翻”的运动裹胁而去,扫荡一空。

五、“ 双十”历史上失去阳光的日子

1965年,杨锦麟以骄人成绩考入初中。

他的母校,是与辛亥革命齐名,享誉八闽大地的双十中学。台海关系紧张的六十年代初,学校一度更名为第八中学。所以,杨锦麟的履历表上,当其时填写的也只能是第八中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 文革”结束,学校重新恢复为原来的“ 双十”。

当年的升中考试,杨锦麟是校方争抢的优生。如果不是八中捷足先登,杨锦麟很可能被另一所名校——厦门一中挖走。倘若这样,在那里他会遇到一位同乡、知青农友、厦门的女儿,著名诗人舒婷。

说到底,还是为了省钱,省下一笔搭公交车的钱,八中离杨锦麟家近。要知道,现在看来不过区区小数的车资,当年杨锦麟全都靠自己去挣的。厦门溽热的天气让人筋疲力尽,木板房里,整个暑假,兄妹几个没完没了地糊纸盒,简单几个动作重复又重复,机械无趣,一边劳作,一边算计,然后变现,结果不过是一个学期的学杂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成长的过去(4)

杨锦麟最终没有就读厦门一中,时任校长的王毅林对孩子的父亲、自己的老朋友颇有微辞。王校长口里叨叨着,老杨连个就近照顾世侄的机会都不给,实在也是因为惜才心切,不愿失去一名好学生。

与王毅林校长的交情,在父亲看来是自己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这不仅因为王校长解放前担任过厦门地下党城工部(市委)书记,还在于俩人曾有过一段并肩相处的经历。这是父亲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记忆。

对这段小插曲,几近四十年后,年已半百的杨锦麟在双十校友总会出版的《感悟双十》一书中慨叹:“ 当年,如果因此而进入一中,我也就没有感悟双十的福份了。”

《未能感悟惟有感怀——追寻逝去的双十岁月》,是杨锦麟应双十校友总会所作。这篇杨锦麟鲜有的回忆过去的长文,起因于“ 双十”总会几代校友几度敦促,一番盛情难却,杨锦麟确实也有割舍不断的母校情结。“ 感怀双十”,还有杨锦麟无法推托的第三个理由——惊叹于厦门老三届知青群体追思过往,不懈的执着。为此,他还仔细拜读过《告诉后代——厦门老知青人生纪实》,这本厦门知青合著,被称为是“ 二十世纪中国老三届知青最大的一部书”。

厦门老三届知青的执着有目共睹,实例为证。

2001年,纪念厦门特区创办二十周年的系列庆典,专门安排了“ 中国厦门老三届知青文化周”。1969年9月,短短一个月时间,仅仅二十万人口的厦门,就动员了近三万人,背井离乡,到闽西落后边远山区插队落户,全城动容。三十五年后,“ 2004厦门知青文化活动年”——厦门似乎动员了全城,全年都在为此祭奠、追忆、找寻和唤醒。整个活动的最高潮,当早年名闻全国的三位知青英模侯隽、邢燕子、董加耕出现,竟然让年过半百的厦门知青排起长队签名合影,过足了“ 追星一族”的瘾。

回到杨锦麟开学第一天。

妖魔现世  串地火  星碎时空  敏捷无敌  三毛全集  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丛书)  青丝  (红楼同人)红楼之战环三  神秘侦探社⑤:新瞭镇蝎魔·替身海盗船  玫瑰啼痕,扇底烟花    别做正常的傻瓜  詹天佑  末世公寓  女生寝室4玉魂  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  镜阁故事之苏寒篇  金融道  三国  挖坟挖出鬼(bl)  

热门小说推荐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重生最强妖兽

重生最强妖兽

系统流爽文古有黑蟒,百年后化腾蛇,千年后变蛟,万年后化龙,可遨游九天十地,统领六合八荒。三千年前,人族仙尊林昊斩妖无数,却遭逆徒暗算,被人族围攻致死。三千年后,林昊重生于一条黑蟒身上,以妖证道,开启了一段逆天化龙之路。书友群565412325...

超神妖孽

超神妖孽

这是一个被镇压万载的战神。这是谁惹谁倒霉,瞪谁谁怀孕的妖孽。这是一个卷入世俗纷争,又担负起重塑神界使命的救世主。他叫云飞扬,一个无耻之徒,一个超神妖孽!拜托,我只想和妹纸谈谈人生,能不能把拯救世界的重任交给别人啊...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天降媳妇姐姐

天降媳妇姐姐

听说九天玄女死了,方任然不怎么在乎!听说自己要相亲了,方任然有点在乎!听说自己媳妇是死掉的九天玄女,方任然异常在乎!...

封神夺艳记

封神夺艳记

萧遥,大二三好青年,好吸烟,好喝酒,好美女。经常因为口袋里没钱开房,而和女友露宿公园打野战!那知一觉醒来的萧遥忽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成为三宵圣母的唯一传人纣王!头可断,血可流,男人不可不风流。女娲,三宵,西王母,瑶池金母,苏妲己,月姬,嫦娥,邓婵玉等诸多仙子美女一个都不可放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