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部分(第1页)

管希特勒认为此事不需要动用武装部队,只需要给考纳斯一封挂号信就行了。

因此早在1939年3月15日以前,德国的政策就在变得专心注意东方或西方这个大问题了。这个问题在布拉格陷落以后的一个月内成为德国政策的中心内容:主动的选择取决于拥有国内运输线的国家,这是包围的另一种说法。

并吞波希米亚和摩托维亚是一次清扫行动,完成慕尼黑的工作,而使希特勒高踞于欧洲之上,能够左右逢源。在德国有些人看到这最后一击与以前的性质不同,可能招致国外舆论反对帝国;3月28日,魏茨泽克对哈塞尔说:“很清楚,伴随着捷克事件,卑劣之处已经开始。”不过,就象以往一样,这样的德国人既是分散的又是无力的。希特勒在胜利进入赫拉德昌尼古堡的时候,转过来问帝国新闻首脑狄特里希:“有没有关于法国和苏联的军事行动的消息,或是听到英国舰队在动员?”回答是没有。希特勒极其兴奋地对警卫说:“我就知道嘛!两个星期之后对于这件事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他预计到会有正式抗议,并打算置之不理。一两天以后,柏林宣传部的一名官员对一个法国人宣称:“我们面前有这么多敞开的大门,这么多机会,我们都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哪条路了。”

第二编 强国的力量对比

第一章 导言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世界政治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弥合世界的整体利益与个别国家的野心和利益之间的差距。国际合作的要求同各国有无满足这些要求的意愿的这个差距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在加大。在政治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国联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组织结构。但国联本身缺乏许多强大国家的全心全意的支持。美国不肯参加。苏联被故意排除在外,而到了1934年它加入国联时,由于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以及和约“修正论者”国社党人在德国上台,国际关系已经严重恶化。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1930年的大萧条破坏了世界范围的货币和贸易合作的多边体系,这个体系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起来。在这种政冶的和经济的民族主义气氛下,各国政府都把目标放在加强——或至少保持——它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中的相对力量和地位,便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国际关系中的力量,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所以这一节就着重谈谈作为国家力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经济实力。构成经济实力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从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力、粮食和原料资源的储备和工业生产能力,到这个国家确保能从分散在全世界的各种来源取得大量的货物和原料供应的能力,均包括在内。但犹如其他潜力一样,经济力量只有发挥出来,才能算数。一个国家可以处置的资源是否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力量,多半要看这些资源是否有效地动员起来以及这些资源是作何特定用途的。因此,设法维持一个朝气勃勃的、充分就业的经济的国家,比之拥有潜在力量而未能加以利用的国家,往往在对外关系方面拥有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可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总的经济力量,不一定就是那种在对外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力量。的确,从短期看,总的经济力量乎是毫不相干的。在外交中,关系重大的是能够立即到手的武器和弹药供应以及经过训练懂得使用这些武器弹药的人员的供应。然而从长远看,区分和平工业和战争工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要有时间调动资源,一切工业均可用来生产进行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那个认为总的经济力量从长远看等于战争潜力的见解,是如此之接近于全部真理,以致证明了我们理当对1939年3月德国强占捷克斯洛伐克以前几年的强国经济实力作一广泛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

关于强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定义。但构成强国地位是有某些基本的必要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一个国家要拥有相当发达的制造工业,有比较众多的、受过教育的和有技术的人口,有效率高的运输组织,和有着强烈的国家统一感并具有陆军或海军传统的人民。有七个国家符合这个定义。这便是美国、苏联、大德国(包括奥地利和苏台德区)、联合王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民族国家在1939年以前个个都比其他任何国家拥有更大的制造业能力。意大利是这七个强国中工业化程度最差的国家,而最接近意大利的是加拿大。根据较宽的标准——一个国家的货物(包括农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和劳务的总产量——来衡量,结果还是一样,这七个国家的任何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为高,只有中国和英属印度是两个例外。但无论是中国或英属印度都没有能同日本或意大利比拟的制造业能力,它们的运输组织和教育系统也无法相比。然而,强国的这些特征却正在许多落后国家中形成。的确,日本侵略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要阻挠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因为中国看来对日本的强权具有那样一种潜在的威胁。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要摧毁中国新赢得的政治统一;简言之,旨在阻挠中国成为一个强国;或者,说得温和一点,旨在为日本本身能享有开发中国资源之利而创造条件。

处在1939年那样的世界里,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但决定了它宜于进行不同种类的经济活动的条件,而且也决定了该国靠近其他国家权力中心和国际交通线的程度。这是一个国家上升列强国地位的基础,它的对外政策永远要受这个基础的影响。其他影响对外政策的因素还有,政府和人民不断改变着的抱负、信念和恐惧。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利用真实的或虚构的布尔什维主义威胁来博取人们对他们自己的制度的好感,同时以嘲笑“富豪民主国家腐朽的资本主义”来破坏各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为的是进一步推行他们自己的侵略政策。另一方面,俄国人巧妙地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借助于世界革命的意识形态武器,来加强他们基本上是防卫的战略。而且,这些意识形态的水龙头要关要开都能做到同样便捷。因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战争着重说明了存在着潜在的冲突。但是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为实现其抱负而冒战争风险的,则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实力基础上的纯属物质的力量。构成这七个国家的强国地位的条件是什么?这七国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它们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又怎样?

地球表面只有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三分之二的陆地在北半球,在北纬60°到70°之间,几乎全是陆地环绕着地球,而在南纬40°到70°之间,则几乎全是海洋。一个国家所处的纬度位置大体上决定着该国的气候;但地球上陆地分布的不均匀和陆地的地形影响着风和洋流,因而在热带、温带和极地的大范围内使温度和季节有所变化。气候和土壤的情况给可种植范围设下了界限,而地质构造则有助于指明在什么样的地层里可以找到水、煤、石油和各种金属资源。

七大强国的本土全都分布在北半球的两大陆,六个在欧亚大陆,一个在北美。欧亚大陆占地球陆地面积百分之四十,居住着世界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欧亚大陆的面积比北美大陆大一倍半,其人口则比北美几乎多九倍。欧亚大陆的东西前哨是日本列岛和不列颠群岛。该大陆的欧洲部分北接极冠,西临大西洋,东至乌拉尔和高加索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八点五,居住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七个强国中有四个强国的领土在欧洲;第五个,也就是苏联,有部分领土在欧洲,而其人口则几乎全在欧洲。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就集中于欧洲,挤在这一小块地区内的国家比世界任何其他大陆上的国家都多,这些情况不断地促使欧洲成为世界事务的中心,成了有案可查的冲突最经常发端的地区。欧洲国家异乎寻常之多,以及因而造成的每个国家的领土之不安全,形成了既刺激欧洲的经济发展又限制住了它作最大限度扩张的政治结构。

以往,联合王国由于它的岛国位置和它在世界海上力量方面的优势,所以比欧洲的任何其他国家享有较大的领土安全,以及较多的在世界各大洋行动的自由。由于享有这种安全,联合王国就能够鼓励商业、金融和制造业的发展,并把作为一个就业领域的农业的相对重要性降低到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程度。

法国发展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条件也同样很好,但与它东部接壤的是德国,那是一个有技术、有纪律的,人口多于法国的国家;西边是处于强有力竞争地位的联合王国。因而法国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做到象联合王国那样广泛地依赖国外的食物供应来源。

大德国虽然在面积上只比法国大一点点,但它的人口却几乎两倍于法国。德国的四周都是些较小的大陆国家,它们没有一个能单独给德国造成实际威胁,但德国还是不愿意把工业化推进到如此地步,使它在自己领土之内丧失食品生产的可靠基地。德国较晚才成为强国,在进入世界的海道方面也不及联合王国方便。因此,它在力求建立海上力量均势而走向同联合王国发生冲突和加强它作为大陆强国的地位之间不得不权衡利弊。

同其余三个欧洲强国相比,意大利的弱点在于:一方面,它极端缺乏供工业体系顺利运转所必需的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它在地中海的地位不佳,因为进入地中海的门户没有一个受它控制。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为整个欧洲(除苏联外)的面积的四倍,但它通往海洋的路线受到严重的限制。不过,在它的领土之内可以找到所有的气候区和地理构造,这表明它的粮食和矿物资源将足以支撑最迅速而广泛的工业化。

日本是新近取得强国地位的。它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在制造业能力方面超过象比利时、加拿大,甚至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日本同联合王国一样处于岛国地位,在相对说来政治发展不受干扰方面有某些有利之处。但它远离欧洲的大权力中心这一点,对于它的工业发展来说甚至更为重要。由于欧美国家的商业和政治利益范围扩大到了远东,日本固然有理由认为会和比较成熟的欧美强国发生冲突,但它在工业增长阶段会同象中国这样的潜在强国发生直接冲突却更是迫在眉睫。日本除了巨大的木材资源与一些煤和铜外,基本的工业资源很少,但在东南亚,尤其在中国,却有着这类资源。姑不论正确与否,日本担心,如果亚洲大陆觉醒了的民族运动(占有世界人口的半数以上)把这些民族造就成为强大的民族国家,那时它们也许就会对它们边界以内发现的资源提出优先要求权,那末日本的加速工业扩张就可能受到损害。

美国的地缘政治地位的优越不止是在一个方面。美国地处北美洲,横跨整个大陆,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方面应有尽有。美国北边同加拿大接界,虽然加拿大的领土比美国大,但其人口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南边同墨西哥毗连,其人口大约是美国的七分之一。美国东西濒临大洋,比任何欧洲强国享有更大的领土安全,并能直接进入世界的贸易主航道。而且,同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相类似,一种任意的政治划分也已把世界垂直地分成不相等的两半。西半球在西经180°和30°之间,包括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南美洲国家很多,每一国——以及总合在一起——在人力和在物力上都弱于美国,因此,几乎不会有可能构成对“北方巨人”领土安全的威胁,除非也许它们成了该半球境外的某个其他国家的工具。此外,美国在默认欧洲国家(即英国、法国、荷兰和丹麦)已在新世界确立的政治利益范围的同时,早在1823年(制定门罗主义的那一年)就已经向这些国家表明,它不会容忍利用这些属地作为基地进一步在西半球进行领土扩张,1898年它采取有力步骤摧毁了老西班牙帝国的残余。

其余的两个大陆——大洋洲(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诸岛)和非洲,面积大而人口少。大洋洲是最后发现的一块大陆,位于南半球,距离西欧比距离亚洲东部或美洲西部要远一倍。从欧洲来看,大洋洲是座落在地球的最远边缘——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正好离开了主要的贸易航线;它的开发非常缓慢,直到它本身变得重要起来,堪充往返于新老世界之间的定期贸易航线的终点站,情况才有所改变。同大洋洲潜在的自然资源相比,它的人口是非常稀少的。

非洲大陆大部分座落在热带,1938年时人口大致同美国相等,所占面积比美国大三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非洲是不那么适合白人定居的,因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成长一直受到阻碍。在非洲的极南和东北地区,由于有水和矿物资源,土地还算丰饶,气候条件比较温和,因而有一些国家发展起来。但这些国家的成长,初始与其说是由于它们具备适合于发展的固有条件,不如说是由于它们在世界贸易主航道上所占的关键地位。但一般说来,这个大陆政治上的弱点,以及首先是它和人口稠密的欧洲国家靠得很近,使非洲成了欧洲扩张主义的民族国家的一个殖民地区。

表I 1939年的人口和原料资源

国家            人口数据

人口

无尽杀戮:我的火球有bug!  天骄下山  剑指燕云  享受人生  学会飞翔  超级教师  毛泽东与蒋介石  帝王婿  地海巫师  赵薇的大眼睛  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  狂火  不灭传说  [耽美]老板,来一盘红烧鱼  老残游记续集  全金属奇兵  鹰隼展翼  轻解罗衣  意图  北齐书  

热门小说推荐
极道天魔

极道天魔

妖魔横行,世人苦难。神兵魔刃,遮耀天下。手机上的一款游戏修改器,意外成了路胜脑海里的异能。也成了他在这个黑暗乱世唯一的依靠。...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由作者浮屠妖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兵王传说

兵王传说

一场人质救援行动中,因为救援失败而一蹶不振的龙牙队员张正选择退役归隐,此后国家神秘的龙牙小组真正意义上失去了最尖锐的兵器。几年后的张正再次出现势必要将这世界搅动得天翻地覆。...

六零俏佳人

六零俏佳人

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军官,共创幸福人生!...

宇宙级大反派

宇宙级大反派

王皓穿越了,得到了系统。hy?大反派系统?需要坑人做坏事遭人唾弃才能使用?这节操是要,还是不要?n年后,全宇宙人民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王皓的画像吐口口水,然后骂句禽兽,这才有心情去上班。王皓一脸无辜这能怪我吗?我本纯洁少年,都是系统的错。系统一脸鄙视人贱不能怪系统。群号56449o593...

色间道

色间道

穷小子楚帅,先赚了一个极品级二奶,却原来是间谍精英,然后,一个大陆女警官凌小杰好有暗恋他,可是,穷小子还有一个比鸟齐飞的原配初恋,还有一个女朋友的死党小魔女蓝菲,还有几乎是后宫佳丽如云,不过,一个个美眉都有好神秘的身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