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79章 黄豆是个宝(第1页)

,!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异界御宅召唤师  生生不语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武灵星君  原神我是史莱姆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超级兵王在校园  窃国贼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大武侠世界  夫人腿疼求抱抱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姜羽姜小言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无意穿堂风  万古武尊  重生之公子谋妻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末世轮回系统  

热门小说推荐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穿越三国,陈扬继承了一个在许都无人问津的小酒馆。有一个叫做老曹的顾客,经常来光顾这家酒馆。也许是陈扬经常吹嘘自己有多厉害,老曹每一次到来,都喜欢问这个问那个。天下之大,何人能称之为英雄?陈掌柜,这下邳城如何能破?刘备以仁义为剑,站在道德顶峰,该如何杀?面对这些问题,陈扬随口闲扯,却不知道,他这些话,在逐渐改变整个三国的格局...

娱乐帝国行

娱乐帝国行

男人多情而长情女人专情而绝情韩国严正花孙艺珍李孝利蔡妍孙丹菲张允贞文根英金泰熙全智贤河智苑洪秀儿索菲宝儿宥利李贞贤酥申智南相美天上智喜少女时代2NE1...

猎艳江湖

猎艳江湖

一段不平凡的复仇之路,一段风流的复仇之路,一个少年得到一种意外的传承,而走上了不平凡的风流路,最后,他会怎样呢?请看本书给你一一讲述。想看刺激的点击!!本书既是H文,又是以一部好看的武侠小说,敬请阅读与收藏!本人的上一本书洪荒少年猎艳录也请大家多多支持。...

足球皇帝

足球皇帝

我叫秦雄。我野心勃勃。我永不放弃。我专注如一。我向往统治。我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向绿荫世界的王座!足球融入了我的生命,绿荫场给了我翅膀,在那热血澎湃的战场上,我,主宰一切!2oo3年夏天,一位患有低危抑郁症的中国青年去了荷兰,与o2-o3一代方兴未艾的阿贾克斯天才们擦出了激情的火花,欧洲足坛从那时起,风云突变!...

新跨越古今的商人

新跨越古今的商人

马云龙在现代社会是有抱负有才华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外星人失误,用核能量扭转时空回到过去,用身上带的几个彩珠发达,带着财富从古代回到现代,金钱美女和权势随之而来。最后他在古今时代穿梭,弥补现代人对历史的错误认知,也经历很多波折,造福于古今两个时代的人。本书公告奉献给大家精神上的大餐,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我的不死外挂

我的不死外挂

周天渴望死亡,因为每死一次都能让他变的更强不能修炼的凡人,借助不死系统一个个强悍的技能,在异界搅风搅雨的故事枪脏了就要擦,我的外挂叫不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