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部分(第1页)

史上“治”、“合”的局面,多一些,长一些,“乱“、“分”的局面少一些,短一些。是谋国者、忧怀天下者应当认真思考的。

四、稳定压倒一切!(4…4…1)

不可否认,这种道德的自觉,伦理化的治国,是有其明显长处的。克己复礼,是一种由内到外,内外一体,家、国、社会合一的治理模式。在这一点上,比西方或现代社会,人心散乱,各自为利,交争不已,社会分离的治国模式,强很多。但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因为,人或群体,在利益与情欲面前,单靠自律是很薄弱的。当然,中国古代,也并没有忽略人的这一本性,在要求人们克己向善的同时,也有礼法的高度制约。但礼法对当权者的约束,时而强,时而弱。皇权在中国一直最大。当礼法与皇权或产生直接冲突时,往往是皇权取得胜利,除了皇帝以外,其它当权者也是如此。意思是说,在涉及直接利益与利力面前,礼法的约束作用是限的。换句话说,从社会整体与宏观层面上看,礼法,只对贫贱的大多数起作用,而对富贵的少数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

而西方的*制度,虽然同样是,只对贫贱的大多数起作用,而对富贵的少数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但在制度设计上,出发点,不是靠人们的自觉,而是基于人们的不自觉而用制度、法律去约束。

从哲学上说,中国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恶,只是善受到蒙蔽,因而,一方面,通过明德教化,让人们自觉趋于善,一方面,用礼法,仰制那些不趋于善的恶。西方人,相信,人有原罪,人天生是恶的,因而一方面,用宗教进行怅悔以趋于善,一方面用法来治恶,让人畏惧。其实,东西方,这两方面作用都差不多,只是出发点不一样。然而就是这个出发点不一样,在制度设计上,就体现出了根本的区别。中国相信这种自觉,所以,德教为主,刑法为辅,西方人不相信这种自觉,所以,刑法为主,德教为辅。即便是宗教,也是如此,宗教法规在惩恶抑恶方面更为严厉。

在当今的中国,这种自觉的模式,依然存续着,但维系这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远不及古代,而且,来自外面的,对这种自觉的侵蚀,比以住更为峻。而在制度设计上,又没有实质有效的约束监管手段。

在当今的西方,由于宗教的削弱,那种导人趋善的机制作用大减,又由于物质的高度发展,对人内心的破坏,也比以往任何时侯要严重。如果说以住有这种情况,但主要集中在上层腐配的统治者的话,那么,现在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整个社会当中。

因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存在物质侵蚀精神的严峻局面。所谓,物质富欲、精神贫穷。而这种情况,比精神富欲,物质贫穷,恐怖得多。只要物质贫穷,不至于饿死冻死。

东西方都面临这个问题,从长治久安出发,都要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早一些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未来的世界,或许数百年,或许上千年,都将处于优势地位。这个问题就其战略性、全局性与长远性,远比一时的经济政治问题重要。

扯远了,就短期而言,制度设计在东西方也是不同的,上面说过,东方重自觉,西方重他律。但制度设计本身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明显的。自觉讲究由内到外,因而在制度设计上,监管不足,他律讲从外到内,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内修不足。甚至西方的*制度是先将人们分化、鼓励争斗,将矛盾暴露出来,在公众面前解决,当这种解决方式过度时,用制度进行制约。中国的制度设计,讲究在和谐、统一、稳定的前提下解决矛盾,而不是暴露出来,所以,在中国,一旦矛盾不能在私下解决,暴露出来,就是大的混乱或*。而西方在成熟*制度下,由于矛盾暴露习以为常,因而一般不至于出现重大足以危及国家秩序的混乱*,除非属于那种时代性的阶级革命。当然,一些不成熟的外生型*国家,则另当别论了。

在本章后面的小节里,将对对这种制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能否让东西方进行优势互补,又如何互补? 。 想看书来

五、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4…5…1)

(4…5)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

台湾中正纪念堂有一块匾,匾上写着“大中至正”四个大字。倒不用看,这四字与蒋介石的关系,但这四个字,与中国的关系倒要注意一下。马英九曾说,这四字出自王阳明,准确地说,是出自《传习录》:“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当然,大中至正,也是王阳明学术理念的核心。

如果由此上溯,那么,早在宋代的朱子,也曾说过:儒者之道大中至正,四面均平。再上溯,关于“大中”,最早出自《易经&;#8226;彖辞》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关于“至正”,《庄子&;#8226;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

所以,这四个字,很不简单。它是中国文化的抽象浓缩,连咱们的国名,也有一个“中”字,在《尚书》里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永执厥中”,最后落脚在“中”,这到宋、明,被视为孔门心法。执其中,守其正,是谓中正,大中,中之大者,至正,正之至者,其实,是一种哲学抽象化的概念,就是最正确的而又最好的,最精微而又最宽广的,等等,反正,最那个的东东。

“大中”与“至正”,或是“中”与“正”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来,就是“中”是我们一切行为的评价标准,也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目标,而“正”,从字源上说,上面一,下面是止(足),就是看着一前面的一个点(目的地),直接走下去。就这要求,不能走偏,走偏了,费时不说,还会迷路,还会遇上野兽。那一点,其实就是上面的“中”,而达到那一点,这个过程与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就是正。“中”是思想层面的目标和标准,而正是实施层面的意识及行动。

执中守正,就是照着正确目标,走正确的路,完成正确的事。记得,宋代理学家程颐在其《伊川易说》里面,对《易经》的解说,最核心的,就是这“中正”二字。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人行世上,如果,持中守正,那么就会少一些祸咎,就会吉,相反,如果,离开中正,就会遇上凶,就会有咎。在遇凶逢咎的情况下,如果,能重回中正之道,也会逢凶化吉。对于《易》,“易”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千变万化中计持“中正”才是最重要的。读《易》,读薄了,就是“中正”二字。一些人读到了“易”,在“易”中就“偏正离中”了。

既然,大中至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而文化又是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对像中国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来说,这一决定作用更是突出。不像小国,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外来移植。如印度,这样的大国,因被植民而移植外来文化时,至今都谈不上成功,而且这种文化怪胎也将会长远制约印度的发展。中国的幸运在于,还没有被完全殖民化,虽然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但中华文化的根还在,只是现在,培育这根的土壤,有些贫脊了而已。

十多年前,有首歌,叫《把根留住》,留不住根的文化最终要灭亡,留不住根的国家,最终要势微,留不住根的民族,最终要衰微。根就是,文化内在固有的东西,有这东西,文化才能延绵流长,才会枝繁叶茂。今天看到了,关于著名历史学家研究《清华简》的新闻,谈到,《尚书》某些篇目,重现天日,看到了秦妈皇焚书以前的《尚书》,其中有一篇暂名为《保训》的,里面有周文王遗言,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这同历来儒家对“中正”的看法是一致的。说明,儒家并不是后人所说的杜馔家、改造家,而是承继了历史文化的。 能进行这种承继与发展,数千年延续,是因为有这文化的根在那里。

而这根,是不可能轻易被外来文化所浸袭和替代的。现在的日本与韩国,可以说,自个有韩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但对中华文化来说,他们只是子文化,无论如何辩解,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原因何在?就是文化的“根”相同。

一切,试图改变这根的想法和做法,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庸俗背叛,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尝试,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并不是说,不能进行枝叶的创新与改变。当年,清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成功,但就这一想法来说,是符合不同质的文化间冲突与融合的规律的。不过,清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实践,说明了一点,在剧烈变革时期,特别是文化上中外冲突激剧的时期,少数人的设想与实践是不能超过文化这个大范畴的。

五、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4…5…2)

五、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4…5…2)

对当今中国来说,文化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上一世纪,只是简单解决了政治与经济问题,对在保持中华文化本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文化问题,实际上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至今还是一项尚未成功的历史任务。这一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中国走向世界的后劲将严重不足,最终也会制约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

如上所析,在当今中国,如何进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与实践呢?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模式。这里,我还要加上一条,就是,“中西融合,走向世界。”意思是说,中西文化为种以“中体”为基础的融合,最终不仅要中国实现复兴,而且要走向世界,让世界因之而繁荣,就是要世界大多数国家,能从中获益。让他们也感觉到,有必要参照中国的文化来改造自身的文化。对一些小国小民族,还应是文化母体般的借用。

“中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秉持大中至正之道,以德为先,修己治人,以举措天下。一种由内到外、由里及表、由近及远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文化模式。二是“有国才有家”的社会认同理念。三是“安分守纪”的社会秩序观。这里的“分”,就是社会中,各阶层各居其所,和安其所。“纪”就是国家的礼法制度。四是,“怀远柔迩,恩威并用”的国际外交模式。中国传统外交,不像现在的外交,讲利益,而是讲“修德以服远。”甚至,远人来宾,其所贡远低于所获得的恩赐。五是“春秋大一统”。中国是要有王的,是要中央集权的,是要全国统一的。在中国历史上,除非是实力因素而分裂,否则,都是要寻求统一的。从来没有,在实力可及的情形下的和平相处。六、重祭祀,对人格神、自然神及祖先都有一种强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深刻影响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其落脚点不在神而在人,最终要当政者善治人民,要人民顺从为善。

“西用”的要点是:一、以个体*为中心,延伸出来的自由、平等、*观念与相关制度安排。尤其看重个体生命权,崇尚并鼓励个人奋斗,个人对国家的义务是有限,国家保障*。二、权力的分立与制衡。虽然这种分立与制衡并未超过统治与被统治的根本方面,但在协调与缓和两者矛盾与统治者内部矛盾之间,达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空前高度。三、重商、重科技,以物质利益为首要的社会驱动力。四、宗教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深入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对社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又在原有宗教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变革,相比中世纪宗教,很灵活自由,对人的约束性降低。五、社会舆论与监督在制约政治人物的同时,又为政治人物操弄民意提供了便利。六、在国际关系上,崇尚实力与利益原则,忽略德义。

无疑,“中体”与“西用”,其产生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因而无所谓对错,都对自个的国家民族产生的积极的作用与消极的作用。在近现代社会,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基本上会遇上这种在文化及现实政治中自身的“体”与外来的“用”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中体”与“西用”具有普遍性与时代性。因此,尽管没对错,在冲突与融合中,相互吸收与借鉴却是必要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吸收与借鉴,有主动与被动、主动与慎远的差别。权宜与被动下的吸收与借鉴,通常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无奈。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主流就是这种“权宜”与“被动”。而改革开放以来,则是以“主动”与“慎远”为主流。但这种“主动”与“慎远”,笔者以为,“主动”有余,“慎远”不够。说白了,于“西用“的某些主要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借鉴,予“中体”的某些主要方面又关注与借鉴不足。此外,这种“慎远”,上未深鉴中国历代治乱,下未深明中国数世未来。而在治国治民方面,历史的厚重性,文化的宏观性与势形的全球性等方面,思虑与涉入不足。

下节将探讨,中体与西用,在基于中国情的融合问题。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中体西用——中国式民&;主?(4…6…1)

(4…6)中体西用——中国式民&;主?

“民之主为民”,是谓“民&;主”。此概念,将人民的争所谓的权与利,转变为,政府对人民权利的施与与保障。强调了政府的主动责任与义务,而不是迫使人民来争权夺利,在合理的限度内,对人民的权利进行充分的保障。

前者的实现,有三点,一是政府的自觉,二是职责的约束,三是人民的推动(监督)。这三者能达到1+1+1>3的效果,那么,这种治理模式,是可以达到的。在这三点中,“政府的自觉”是根本的,首要的,“职责的约束”其次,“人民的推动”居三。这是一个本末问题,只有当“本”不足的情况下,“末”才应起作用去固“本”。而西方式民&;主,首要是“人民的推动”,其次是“职责的约束”,其三才是“政府的自觉”。

如果以三者的重要性来分区,前者权数比例应为:政府的自觉50%,职责的约束30%,人民的推动20%,而后者则为:人民的推动50%,职责的约束30%,政府的自觉20%。两者顺序相反,而这相反的顺序,体现出来的就是,文化本质的区别。前者相信人本善,故强调自律,后者相信,人本恶,因而强调它律。自律重教化,其次是法制;它律重法制,其次是民意。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于社会活动分工原则,人民与管理者的分工与职责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把不合适的人放到一个领导岗位,是不可能管理好国家的。中国历史上因为世袭制,有许多不适任的君主,在这种不适任的情况,就最容易发生权臣、宦难与女祸。而西方式民&;主,在机制上,虽然以民意的力量加强了对执政与权力的监督,但一个非常重要的负作用,就是激发人心中的争夺心,容易导致人欲膨胀,奢望一些非分之想。古人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情不可恣。

钓海记  最北方  一个直销企业的崛起:天狮  夜视仪  柳絮如阳  霸武仙道  妇科男医  伤害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5个人  屠神魔君  穿越以和为贵-吱吱  风尘六安州  (成人合集)九.txt  风云雷电  总裁的试用妻  国术之拳魂  绝 色  我在异界拼凑神明  爱上直男也幸福  大圣入凡尘  

热门小说推荐
校园逍遥高手

校园逍遥高手

高手从来都是寂寞的,可是我却想做一个逍遥高手京城世家子弟楚修为了逃避家族逼婚,远走他乡,哪里想到却因此卷入了更多的桃花之中温柔的女老板,冷傲的女总裁,性感的女医生,高雅的女校长,野蛮的女杀手,就连那霸道的未婚妻也是不远千里追来面对这等桃色劫难,楚修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回家!...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强势宠婚:陆少,实力撩妻

强势宠婚:陆少,实力撩妻

老婆,咱们做个交易吧?什么交易?从今以后,我负责你下半生,你负责我下半身!滚!男女主一对一四年前,她带着腹中的小包子负气离开,四年后这位大叔,我看你印堂黑,肝火旺盛,明显缺个老婆,我有个妈咪要不要了解下?不近女色的总裁大人看着面前小n号的自己,黑眸一深,二话不说将母子二人打包扛回了家,宠得人神共愤。有人问6总,你这样做事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总裁大人冷笑讨好老婆这种事你还指望我讲道理?...

弃妃倾世

弃妃倾世

弃妃倾世由作者颜若倾城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弃妃倾世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已完本上将大叔,狼来了!Boss主人给我充充电重生之末日独宠狐狸爱吃肉...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由作者千年书一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庶门风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